压别人一头。

人家勤劳致富的人有什么错,难道生来就要低人一等?

他们这些世家子弟最擅长的就是编写家谱,动不动就是把十八辈子以前的祖宗搬出来,考据源头,编写成书,然后呢,可不要小看这些家谱。

所谓的家谱学,就是从晋末开始流行的。

为什么所谓的家谱学会在那个时候流行开来呢?

都是有原因的。

想象一下,当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之后,大批北方的缙绅世家从北方千里迢迢的奔到南方。

所谓衣冠南渡。

等到大家都渐渐站稳了脚跟,如何才能证明我们是堂堂大家族呢?

人家原本南方的士族也不承认你们这些北方来的偷渡客呀。

更何况,南渡的时候,情况是非常混乱的,有的跟着一起过来的世家子弟,想要找到自己的宗族都难了。

谁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更何况,还要让别人都相信呢?

当然是自己编写了!

就因为这个家谱问题,想当年,在北齐末年众位世家子弟,还曾经大打出手,面子上特别不好看。

魏书的编写者魏收,出身河北大族,巨鹿魏氏,他也是唐朝著名的魏征的先祖。

可是,这位魏收的品性可不赶魏征,他是这样一个人,当时,乱七八糟的北齐迎来了难得的政治比较稳定的一段时间。

也就是著名的疯子皇帝高洋当政的那十年,那个时候,高洋致力于将境内的鲜卑贵族和传统中原士族融合在一起,保持一种比较良好的关系。

于是,他就组织魏收等人去撰写魏书,一方面帮已经远去的大魏撰史,另一个方面,就是抬举那些北方的传统世族,让他们捋一捋家谱,写到史书中,很有面子。

结果呢,这个魏收就干出了一件很奇葩的事情。

撰写前朝历史在古代,那可是一件相当重要的大事,绝对不能疏忽。

要说选人是绝对不可以轻忽的,但是,北齐的时候,文笔很好的人也确实不多。

于是,高洋就选择了自己宠信的魏收。

结果魏收呢?

他的文笔暂且放在一边不谈,他竟然在撰写史书的时候,干起了任人唯亲这一档子事。

好端端的魏书吧,只要是和他魏收关系好的,即便是在前朝是看大门的,也能写成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