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快的一逼。

要不说还是得私人资本,着急挣钱啊。有利益,才有动力。

从海城到帝都,迅速度过最开始、最难熬的时期。

现在治疗组已经渐渐上了快车道,日后的情况会怎样,苏云都看不清楚,而且他懒得去琢磨。

不过介入学科的学霸,自家老板应该肯定称得上是了。论水平、论著作、论创新,无人可比。

能称霸一个医学分支,还不到三十岁,真是厉害。

苏云把邮件关闭,从桌上摸起一根烟,刚叼在嘴上,手机响了起来。

作为一个秘书,还真是辛苦,苏云把手机拿起来,上面标注着刘旭之的名字。

“喂。”

“云哥儿,忙什么呢?”

“老板不在家,我在咖啡厅上网玩游戏呢。”

“……”电话那面沉默了几秒钟,刘旭之还不习惯苏云这种睁着眼睛胡说八道的作风。

“说事儿。”

“云哥儿,我这面需要手术的患者比较少,您看看郑老板那……”刘旭之有些胆怯,尤其是看了在海德堡大学医疗中心两天三十例教学手术直播后,他更是觉得自己能找来的患者简直太少了。

所以,越说越是心虚,觉得为了这么三瓜俩枣跑一趟,郑老板很大可能不会同意。

教授跑飞刀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会诊费,或是直白点说的飞刀钱么。要是为了治病救人,在帝都一样能治病救人,都救不过来,干嘛大老远跑内蒙。

所以手术例数,就很重要了。毕竟一个患者给一份钱,对于教授来讲,自然是越多越合适,多多益善。

... -->>最新章节!

“几个啊。”苏云听出来刘旭之的难处,嘴角划出一缕好看的弧线,问道。

“两个。而且家里还不是特别富裕的那种,云……”

“老刘啊,你这也太不上心了吧。”苏云把烟点燃,笑呵呵的说到。

刘旭之在982.8公里之外的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的办公室里,羞愧无比。

2个患者,还没什么钱,这是让郑老板白跑一趟啊。大家都是成年人,救死扶伤?那是工作。在912可能是这样,但要是出来跑飞刀可就不是了。

“老刘,不是我说你,你也是来过帝都,来过912的人,这面的方式你就没注意?”苏云懒洋洋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来,刘旭之怔了一下。

“啥方式?”刘旭之愕然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