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林杰眼前。

在这只手摇晃的同时,一男子声音也传入了他的耳鼓,“林专家,看什么呢,这么入迷?”

林杰抬头一看,才发现是一个熟人,《临床医学》主编项荣!

他收起手机,起身请项荣就坐,笑道:“你来的可真够早的啊!”

“距离越远的客人,来的越早啊,我在火车上睡了一夜,一早就到了滨海!”

项荣接过服务员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后,笑眯眯的道:“林专家,你研究的动静脉置换课题,是不是要开始做验证手术了?”

林杰禁不住摇头一笑,说:“你的消息可真够灵通的,那一位小病人会在今天入住医院,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下周就会安排做手术。”

项荣嘿嘿笑道:“我说过的,我的眼线无处不在,你又是我重点关注的对象。”

“林专家,验证手术做完之后,你这个研究课题也差不多到了尾声,估计再过一个月,做一次术后复检,就可以做结题报告了。”

“林专家,我们再合作一次吧?”

“合作?合作什么?”林杰有些疑惑。

项荣语气期待的道:“十一月的《临床医学》,搞成特刊专题的形式。”

“那一期《临床医学》,不仅全文刊发你主持的这个课题的研究报告,还会刊发你们课题组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

“同时,也会刊发几篇,与动静脉置换有关的他人几篇研究文章。”

林杰很感兴致的问:“这个方面,其他人已经做出一些研究成果了?”

项荣点点头,说:“不瞒林专家你,我手上已经收到了二十几篇,与你的研究主题有相关性的论文。”

他摇头叹息说:“国人跟风,还有蹭热度的本事,向来是厉害的。”

“只不过这二十几篇论文,多是一些猜测和臆想,即便有试验数据支持,样本数也太少,验证性不足,没有什么发表的价值。”

项荣有些兴奋的道:“我与几个医学研究大佬沟通过,他们对你这个设想,非常有兴趣,也说很受启发。他们已经自己在做,或者让自己的研究团队在做类似的研究了。”

“再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出一些成果了。”

他兴致勃勃的问:“林专家,怎么样?合作搞一个特刊?”

林杰没有直接回答,问道:“那篇在《Nature》的论文,在国际生理医学界的反响如何?”

“林专家,你算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