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买家的“捡漏”。

老黄这块黑乎乎的物件虽然还没卖出去,但按照目前这形势,只要卖出去那就是典型的“走宝”。

费了不少劲,总算是把那块黑乎乎的物件抽了出来,杨靖拿在手里看了看,也不禁撇了撇嘴。

怪不得老黄会“走宝”,这块东西怎么看怎么都是一块黑石头,除了刚才露出来那一道海波纹的位置,其他地方都是黑乎乎的一整坨儿。

要不是刚才无意中看到了那道若隐若现的海波纹,要不是伸手在那个部位使劲搓了搓,杨靖也不会认为这块黑乎乎的和破石头有一拼的物件其实是一块砚台。

只是,一块本应该是有着美妙雕纹的砚台,怎么会被搞成这个样子?难道是有人故意要做掩饰的吗?

这个问题杨靖想不透,他也不愿意去想,现在,只要能够确定这块黑乎乎的物件原本是一块砚台就好了。

如果说刚才只是怀疑这是一块砚台的话,现在拿到手里,掂了掂重量之后,杨靖可就真确定这块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破瓦片”,其本身就是一块砚台。

只不过,因为这块砚台外面被包裹了一层黑乎乎的东西,所以这块砚台看起来挺厚的,足有六七厘米的厚度,估计这块砚台没有被老黄认出来,恐怕也与这个厚度有很大的关系吧。

杨靖悄悄地发动了圣戒,结果圣戒给出的结果差点让杨靖把手里这块砚台给扔了。

“余甸款海天旭日端砚,1718年,黎木”

这竟然是一块端砚,而且还是余甸款的端砚!

虽然这块端砚还没有露出全貌,但戒指的鉴定是不可能错的。

余甸是清朝著名的书法大家和砚藏大家,更是官至顺天府丞,为官清廉,甚至敢触怒年羹尧,直声满天下,是清朝康雍二朝时的一代名臣。

余甸的书法、文章在当时冠绝一时,更是砚藏大家。经他手收藏并铭文的砚台,被后人称之为“余甸款”,在现代都称得上是宝贝。

现在,这里竟然出现了一块余甸款的砚台,而且还是一款端砚,这真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一件事。

老黄也凑了过来,看到杨靖手里的这块黑乎乎的石头,咧了咧说道:“小杨,你捯饬这东西干嘛?不值钱的东西。”

杨靖玩味的看了老黄一眼,指着博古架最底层的那一堆东西问道:“黄老板,这些东西你还记得是从哪儿搞来的吗?”

老黄看了看那一堆东西,低头想了想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