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建成后里面供奉的具体什么人无人知晓,百姓只能在外院上香,不许进入庙内。

孔宣曾经去生祠看过,神台上放着许多莲座,有的立着蒙面的塑像,有的莲座还是空的,大约是塑像尚未完成。只是略看了一眼,他倒是不曾掀开那些塑像的蒙面一探究竟。

孔宣正出神间,高继能走进了凉亭道:“大人,听闻这几日东伯侯、南伯侯一直在与九思密谈。”

“东路诸侯三分之一都投了九思汉国,姜文焕今次亲眼见识了九思的强大,若还看不清楚局势,那就太蠢了。”孔宣道,“至于南伯侯鄂崇禹年岁不轻了,儿孙没有什么出色资质,故此志不在天下,所求不过反暴君罢了!且便是他有心一争天下,也要瞧瞧能不能过三山关。若我是他便趁着自己在,早早投了强汉,为子孙后代谋一条出路。”

“大人是说东伯侯、南伯侯可能投汉?”

“他们本是盟友,如今不过是分了君臣主次罢了。”孔宣笑道,“西岐那边没有动静?”

“西岐姬发小儿和姜子牙老儿都没来,前来道贺的是西岐三公子胡安和散宜生。”高继能道,“这几日散宜生一直在各处走动,倒是那胡安上蹿下跳多次想要求见汉王和太子都被拒之门外了。听闻伯邑考和姬旦为了避嫌,一直闭门不出。”

这次册立太子后,石慧大进行了大范围职权调动,比如正式任命邓九公为黑骑军统帅,太子妃接管新兵营。周伯(伯邑考)为教育司司长掌管太学和天下所有学堂。商青容成了礼部尚书,是最年轻也是文官中职位最高的女子。周旦(姬旦)为户部尚书,太子亲掌吏部是储君任实职先例。

“姬发小儿已经称帝,又有昆仑高士和阐教为靠山,自然不会轻易放弃一争天下。”孔宣道,“至于胡安,此人才大志疏,在西岐并无实权,汉王和太子自然不会在他身上浪费心思。这位汉王惯用阳谋,若真要扶持姬发的兄弟来逼迫西岐就范,无论是伯邑考还是姬旦都比胡安好用。”

伯邑考本是西岐长公子,贤名远扬,为救父献身,又为了西岐甘愿隐姓埋名。四公子姬旦虽然少年离开西岐,却处处不忘西岐百姓,自己投身九思为西岐百姓带回了制盐法和多种先进生产技术。百姓只看对他们是否有利,姬旦做的事情西岐百姓受益了,根本不会觉得他们的四公子留在九思是背叛。

“冷眼看着,那胡安当真如跳梁小丑一般,便是随意派了五公子、六公子出来也好些。姬发和姜子牙竟然送了那么一个东西出来丢人现眼。”